查“看”的解释是〈瞧〉〈瞅〉,查〈瞅〉的解释是〈看〉,查〈瞧〉的解释也是〈看〉。像这样互相解释、循环反复的模糊概念你是否留意?
笔者回忆在小学校读书时代,查字典的时候,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困惑。例如查〈看〉的解释是〈瞧〉〈瞅〉,查〈瞅〉的解释是〈看〉,查〈瞧〉的解释也是〈看〉。没有查到〈看〉〈瞧〉〈瞅〉三字的解释。在字典里查得的是〈看〉〈瞧〉〈瞅〉这三个没有解释的字,彼此互相解释。
在1998年《新华字典》最新版本里,〈看〉的解释①仍然是〈瞧〉〈瞅〉,查〈瞅〉的解释是〈看〉,〈瞧〉的解释还是〈看〉,再试查《新编小学生字典》,〈看〉的解释是〈瞧〉,〈瞧〉的解释是〈看〉,〈看〉〈瞧〉两字也是彼此反复相互解释。
《新华字典》发行已有40余年,虽然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有改进之处,但是在释义方面,没有显著变化。上述〈看,瞧,瞅〉三个字相互解释,没有解释的问题依然如故。再看:
新华字典:新编小学生字典:
见:①看到。见:(一)见到,看到。
视:①看。视:①看。
望:看,往远处看。望:往远,高处看。
睹:看见。睹:看见。
因为〈看〉字没有解释,所以〈瞧〉〈瞅〉〈见〉〈视〉〈望〉〈睹〉都没有解释。释意是字典的主要功能之一。人们想不到,字典里竟然有许多字没有解释。
不知道〈美〉的释义,就说不出什么是〈美〉。如问一个人:“什么是〈美〉?”他只能回答:“〈美〉就是〈美丽〉”。如再问他:“什么是〈美丽〉?”他的回答很可能是:“〈美丽〉就是〈美〉。”或者说:“美就是〈好看〉,〈漂亮〉。”如再问他:“什么是〈漂亮〉,什么是〈好看〉?”他的回答可能是〈漂亮〉就是〈好看〉,〈好看〉就是〈漂亮〉。甚至有人说:“〈美〉只可意会,不能言传”。这个人对〈美〉有模模糊糊的概念。模模糊糊的概念,口里说不出来,笔下写不出来。
请看字典里对〈美〉字是怎么解释的:
1.新华字典:
〈美〉的解释是:①好,善。
好,善,这两个字不是〈美〉的恰当解释。但是新华字典的解释是有根据的。根据是康熙字典:好,美也,善也。
2.新编小学生字典:
〈美〉①漂亮,好看。跟丑相反。可在《新编小学生字典》里查不到〈漂亮〉,〈好看〉的解释。
要查《现代汉语词典》才能查到〈好看〉,〈漂亮〉的解释。现代汉语词典解释:
〈美观〉的解释是:〈好看〉,〈漂亮〉。
〈漂亮〉的解释是:〈好看〉,〈美观〉。
〈美观〉与〈好看〉,〈漂亮〉与〈美观〉又落入互相解释、没有解释的老套。
笔者为〈美〉下了定义:具有使人的感官〈眼,耳,口〉或精神上愉快的特质。包括:看到令人愉快的是美的景色;听到令人愉快的是美妙的乐曲;入口令人愉快的是美味;读了令人精神愉快的是美丽文学作品,如诗词等等。
在传统上,字典里的解释是以前人所编的词书为典范。前人词书上没有解释的字,也是根据词书的传统,用同义字或意义近似的字来解释。因此在字典里出现很多没有解释的单字彼此反复互解,循环互解现象。
人们习惯于用口里说不清楚,笔下写不出来的模模糊糊的解释(马马虎虎的解释)。把这些问题提出来,或许有人认为是书呆子吹毛求疵,小题大做。〈好〉就是〈好〉,〈坏〉就是〈坏〉,什么是〈美〉,人人心里明白,你知我知,约定成俗,不用解释。认为用一大串字句来解释一个字是庸人自扰。
殊不知在科学文献、法律条款、国际条约、商业合同里都不容许有模棱两可的字句,更不用说是〈模糊解释〉。
汉语字典在传统上对字的释意不求精确。编著时编者埋头在前人所著的词书里寻找解释的根据,没有顾到查字典者的切实需要。不但与读者脱了节,也与时代脱了节。
字典是用文字解释文字。一个〈字〉的解释是这个字的〈定义〉。〈定义〉是一个字或一个语词的精确明白的叙述。一个字或一个语词如没有定义,就不知所云。定义是揭示事物的特有属性。语词的定义是规定或说明语词的意义。
新华字典解释〈听〉①用耳朵接受声音。是为听下了定义。为什么不把〈看〉解释用眼睛接受外界客观事物的形象与颜色。只要有心去做,为一个字下定义并不困难,举手之劳而已。
1998年1月出版的《现代汉语规范字典》对〈看〉字有了解释,①(动)主动使视线接触客观事物。〈看〉字有了解释,〈瞧〉〈瞅〉等字的解释就迎刃而解。
这部字典也非尽善尽美。希望在释义方面能百尺杆头再进一步,如对〈美〉的解释:〈美〉①〈形〉好看,看了使人感到愉快的。虽然有了解释,但是解释得不够完全。遗漏了好吃的美味,好听的美妙音乐,读了使人精神愉快的美丽的文学作品。
《现代汉语规范字典》后记中所说:”我们希望在实践中去接受检验,听取群众和专家的意见,使之逐步完善起来”。春秋责备贤者,故斗胆地提出拙见,用意是希望在释义方面群策群力“使之逐步完善起来”。